商务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在部分对台小额贸易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5:02:34   浏览:99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务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在部分对台小额贸易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的通知

商务部办公厅  海关总署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在部分对台小额贸易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的通知

商台字〔2007〕19号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宁波、厦门、深圳商务主管部门,杭州、宁波、福州、厦门、青岛、深圳、海口海关:
  为进一步规范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以下简称对台小额贸易),促进两岸经济贸易交流与发展,依据《对外贸易法》、《海关法》和《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小额贸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在本通知附件所列对台小额贸易试点口岸(以下简称试点口岸)试行新的管理措施。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台小额贸易由大陆沿海地区指定口岸经核准的对台小额贸易公司与台湾地区公司或居民间进行,依法办理通关和纳税手续。
  二、试点口岸对台小额贸易公司经营权由福建、浙江、广东三省及三省内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向所在地海关等联检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未经批准的,不得从事对台小额贸易。
  每个对台小额贸易点只设一家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已在同一小额贸易点设立了多于一家对台小额贸易公司的地区,应经当地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并报商务部、海关总署备案。
  台湾地区居民是指持有合法、有效的台湾渔民证、身份证等身份证明的人员。
  三、试点口岸进出的对台小额贸易台湾船舶,放开船舶吨位和交易金额限制。
  四、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应在指定的地点经营进出口货物,不得跨点经营。如确有特殊情况需临时在同一海关区内的其它小额贸易点经营的,应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并经小额贸易点所在地海关同意。对台小额贸易公司不得委托没有对台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对台小额贸易。
  五、试点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进出口属于国家实行配额、许可证等管理的货物,海关凭有关主管部门签发的相关证件征税验放。对台小额贸易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以电子数据报关方式向海关申报。
  对台小额贸易项下外汇收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六、在指定对台小额贸易点所有的进出口货物、船只及船上人员应分别接受当地海关等联检部门的管理,并照章交纳税、费。
  对台小额贸易货物和船只不得出现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字样或标记。
  对台小额贸易进口的货物,未能成交的应原船退回。
  船员个人携带自用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船员不得携带大陆规定禁止携带出入境的物品出入境,个人不得利用船舶为他人携带物品。
  船舶带进的航行必备的设备、燃料、物料,应原船带出,不得作为货物交易。船舶需要补充的设备、燃料、物料,限自用合理数量,在海关监管之下装载。上述物品未经向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申报并办理验放手续,不得擅自卸、装。
  七、商务部、海关总署按照各自职能,出台便利措施,提高监管能力,加快通关速度,积极支持、推进对台小额贸易健康发展;根据各小额贸易点的业务量变化和监管条件变化适时对试点口岸进行动态调整。
  八、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如违反本规定,原审批机关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其经营权的处罚。作出撤销经营权处罚的,应及时报商务部、海关总署备案。
  对违反海关规定的,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对台小额贸易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于每年三月底前将本省市上一年度的对台小额贸易情况总结报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台办。
  十、本通知自2007年10月1日起试行,由商务部、海关总署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第一批试点口岸10月1日开始执行本通知规定,第二批试点口岸待具备电子报关条件,并完善检查设施后执行。对台小额贸易其他事项和其他小额贸易点继续适用《小额贸易管理办法》。
  附件:试点口岸名单
                            商务部办公厅
                           海关总署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九月五日



试点口岸名单

  第一批:浙江舟山普陀沈家门、宁波象山石浦、福建福州马尾、泉州南安石井港、广东惠州港。
  第二批:福建福清南青屿、长乐松下、东山铜陵、晋江深沪、厦门大嶝、湛江长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的决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的决定


(2010年7月30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市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和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具体工作。”

二、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申请设立行业协会的,应当向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筹备申请书、章程草案等文件。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在办理登记手续过程中,应当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

删去原第三款。

三、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理事按照行业协会章程规定的方式选举产生。秘书长是行业协会的专职管理人员,由理事会聘任,也可以按照行业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产生。”

四、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本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中担任职务。”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行业协会办事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应当逐步职业化。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指导、帮助行业协会做好专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职业资格评定、社会保障等工作。”

六、原第十六条改为第十七条,并将第一款修改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行业评估论证、技能资质考核、行业调查、行业统计等事项转移或者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

第二款修改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将有关工作事项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的,应当通过订立合同等方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七、原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并将第一款修改为:“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收取会费、接受捐赠、开展服务等途径,筹措活动经费。行业协会的会费标准,由行业协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表决确定。经费使用应当限于行业协会章程规定的范围,并接受会员及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的监督。”

删去第二款。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市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评估机制以及为行业协会服务的信息系统。

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三条:“社团登记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服务,为行业协会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开展活动,并发挥行业协会联合会的作用。”

十、原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四条,并修改为:“社团登记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依法对行业协会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完善、优化监管体系,规范、改进监管方式。”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行业协会应当依照规定接受社团登记管理部门的年度检查。行业协会未依照规定接受年度检查的,由社团登记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年度检查;逾期未接受年度检查的,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仍不接受年度检查的,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可以予以撤销登记。”

十二、原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六条,并修改为:“以企业为会员的协会、商会,由鉴证类市场中介机构组成的行业协会,法律、法规规定单位或者执业人员应当加入的行业协会,参照适用本规定。”

此外,根据本决定对《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的一些文字作了修改,对部分条款的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关于开展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办公厅


交通部办公厅文件

厅科教字[2004]140号



关于开展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交通行业有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为贯彻落实部颁《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深入了解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促进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决定开展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状况调研工作,调研活动以书面调研合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安排见附件)。现将 《交通行业知识产权情况调查表》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填写,并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于2004年5月30日前寄送我部科教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

  交通部科教司技术管理处

  邮 编:100736

  联 系 人: 李 奇

  电 话:65292802 65292803

  Email: liqi@moc.gov.cn

  kjsjsc@moc.gov.cn

  附件:交通行业知识产权情况调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四年四月七日






交通行业知识产权情况调查表


2004年 月 日



前 言
本次调研活动是为了配合部2003年发布的《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深入了解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促进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通过调研活动,可以提高交通行业各单位知识产权意识和积极性,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调研活动,我们可以摸清家底,找出交通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取得我们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新的对策和思路。
调研范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交通行业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企业。
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活动,以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书面调研主要是填写调查表和提供书面材料;实地调研是部科教司根据调研工作的要求,对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与有关人员谈话和召开座谈会等。
请各省厅或大型企业集团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并督促所属单位开展此项活动。其他单位可将材料直接报送我司。
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以部科教司4月份下发通知开始进行,书面调研材料要求5月底前上报。
对于调研工作中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的,由科教司临时决定并通知有关单位,并请相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
科教司6月份开始对上报的书面材料及实地调研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8月底前完成初稿。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咨询有关专家后,对初稿进行修改,11月份提交正式报告。
调研内容:
1.单位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1)2000年至今科技成果奖
(2) 2000年至今在国内外申请专利及授权状况
(3) 2000年累计注册商标状况
(4) 2000年累计计算机软件状况

2.单位知识产权培训
(1)培训制度
(2)培训情况
3.本单位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1)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状况
(2)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3)知识产权奖励机制
(4) 单位技术保密制度
(5)单位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情况
4.本单位技术开发
(1)研发前查新
(2)技术研发
(3)保护计划
5.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与实施情况
(1) 知识产权保护
(2)知识产权实施
6.检索国内外专利基本情况
提交资料
1、回答问题并填写调查表:表1—5
2、附本单位有关知识产权制度
3、附知识产权工作经验总结
希望有关人员积极配合这次调研工作,按要求认真回答问题和填写调查表,圆满完成知识产权调研工作。



一、回答问题

1.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有何建议?
2.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及交通部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建议

二、请附本单位有关知识产权制度

三、请附知识产权工作经验总结

四、请填下列1~5表

2000年至今科技成果奖调查表1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获奖日期 获奖名称 项目来源 省 部 级 科 技 成 果 奖 国家级奖 发表论文(篇) 申请专利(项) 已授权专利(项)
一等 二等 三等 发明 实用 外观 发明 实用 外观










合计

填表说明:1、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奖若有划√,没有不填。
2、项目来源指国家或部或省或企业或其他。
2000年至今发表科技论文调查表2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发表日期 论 文 名 称 国 内 刊 名 国 外 刊 名












合 计


2000年至今在国内外申请专利及授权状况调查表3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申请日 申请号 申请国家 专 利 名 称 公开/公告 实审 授权 维持 放弃 无效
发明



合计
实用新型




合计
外观设计




合计

填表说明:1、申请国家填国家名称,若同时申请几个国家请全填。
2、公开/公告是指:公开程序填公开,公告程序填公告。
3、实审、授权、维持、无效若有划√,没有不填。
2000年累计注册商标和计算机状况调查表4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商标名称 注册国家 注册日 注册号 序号 计算机软件名称 登记日 登记号
国内






合计
国外







合计 合计



知识产权管理概况调查表5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地址: 法人代表: 电话:
职工总数: 其中: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管理人员: 其它:
知识产权机构和组织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 □建立中 □未建立 机构职责:□明确 □未明确 管理计划: □制定 □制定中 □未制定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人员组成:其中:专职: 兼职: 专利代理人: 律师: 主管姓名: 联系电话
资金投入 科研投入(万元/年): 科研投资收益(万元/年): 知识产权投入(万元/年): 投资收益(万元/年):
知识产权培训 知识产权培训制度:□有 □无 定期培训计划:□有 □无 分类培训:□新职工 □技术人员 □经营人员 □管理人员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奖励制度: □有 □无 □制定中 获奖成果: □奖励 □无奖励 专利授权后:□奖励 □无奖励
专利实施后:□有奖励 □无奖励 获奖项目与评职称:□挂钩 □不挂钩 获奖项目与评职称:□挂钩 □不挂钩
申请专利与评职称:□挂钩 □不挂钩 专利申请与职工考核目标:□挂钩 □不挂钩
知识产权信息工作 网络化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 □没建立 □制定中 竞争对手知识产权信息: □查 □不查
收集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技术 □法律 □经济 □不收集 将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给:□领导 □开发人员 □经营人员
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形式: □自主开发 □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研发前查新:□查科技文献 □查专利
知识产权保密管理制度: □制定 □没制订 □制定中 论文发表、信息发布保密:□规定 □没规定 □其它
与员工签定保密协议: □没签定 □签定 签定范围: 实施方式 : 期限规定: 违约责任:
技术实施情况 未申请专利技术实施情况:□仅报奖没实施 □报奖、实施 □有效益 报奖又申请专利的技术:□自主实施 □普通许可
□排他许可 □强制许可 仅申请专利技术实施情况:□自主实施 □普通许可 □排他许可 □强制许可
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 □没建立 □建立中 发现侵权: □主动 □被动 保护途径:□行政 □法律
填表说明:1、请在相应的□处划√。
2、上述几个方面若有详细的文字资料请提供。